设备运行管理工作要具体到各项细节,从设备选型、安装、运行、维修、报废等工作着手,制定管理内容。第一,选用合适、安全、性价比高、售后服务好的设备;第二,日常做好设备巡查、检测、保养、维修;第三,根据生产需要有计划的制定设备改造内容和技术革新措施;第四,建立保养、修理、验收、登记、报废以及配件管理等制度;第五,建立科学的设备管理档案;第 六,完善设备故障排除预案,对新故障新问题,及时分析总结。
2.提升员工整体素质
多对员工增加培训,多与兄弟企业交流学习,吸收先进经验,同时加强实操,建立优秀的队伍。第一,熟悉所管理设备各种参数;第二,详尽了解设备使用管理说明书;第三,了解设备最佳运行参数;第四,详细分析设备的各种故障;第五,掌握设备发生故障时的排除流程;第六,做好故障分析总结;第七,制定设备管理应急预案;第八,必须持证上岗。个别设备运行时间较长,甚至常年无休,如果维护人员没有扎实的技术基础保障设备正常运行,则会损耗设备的寿命。分派各人员具体职责,将责任落实到个人,严格遵守岗位职责,并及时进行巡查和排查工作,将设备故障率降至最低。
3.强化设备配件的计划管理
设备配件不可以没储备,否则设备配件一旦损坏,则不能在第一时间进行更换,十分耽误设备的正常运转,也对污水处理产生影响。但设备配件也不可一味盲目储备,这样不仅不能使设备配件得到充分利用,还会浪费企业资源。对于易采购或能及时联系到相关人员进行更换的配件可减少存储量,但是对于一些进口产品,国内配件无法取而代之进行更换的,则需向设备生产厂家提前预定,做好配件购进和储存计划,而对于机油和试剂等化学品,储备时更要严格管理。同时,可制定相关制度,以确保配件储备在有计划、有制度的基础上顺利开展。
4.不断改进维修制度及内容
第一,维护人员专业化。各操作与维修岗位的工作人员须通过相关专业技能培训,并取得相应资格证书,符合相应的上岗要求,明确各人员工作职责与分工,做到持证上岗。
第二,维护周期不同,执行制度不同。制度的设定要完全符合设备的使用、维护、润滑计划,不定期或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保养,按照制度或者计划完成工作内容。如设备需要指定使用国外品牌润滑油,则不可以用其他润滑油予以代替,但是对于没有指定的设备,则可以选用相同或相近的国产润滑油予以替代。
第三,维护内容明晰化。
1.注重日常保养,由专门人员负责完成相关的清洁、检查、加油等外部维护工。
2.对损坏的零配件例行检查和维护,重点排查拆卸、调整的方面,还要注意清洁、润滑等部分。
3.二级保养,注意复杂的检查、维修、应由专业维修工进行,避免因维修不当造成其他损坏。
4.小修,平时注意局部保养、修理,小范围的进行维护。
5.中修,相比较小修工作量大一些,一般为1-3年进行一次,主要为更换和修复主要配件、零部件、检查检测设备功能,精度调整,以使其达到运行标准。
6.大修,则是由专业厂家或者专业厂家派出人员进行的修理工作,主要包括设备解体、检查、修复、更换和调整,重新组装和外表喷漆等。